close
IMG_3384

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& 大都會客運 18公尺雙節公車 新車發表會


首先,我想大家對這台車或多或少有初步的了解,也有同好已經對這台車做詳盡的解說。
因此對這部分只做簡單的介紹以避免重複,將著重於實際的搭乘體驗與預測。
為了讓一般瀏覽者也看得懂,也不做過多專有名詞或型號的註解。


IMG_3348
一到了會場,便是用紅布神秘的蓋住本次所要發表的車輛。

以下將簡單介紹一些平常搭公車很難會看得到的東西。
原來我們搭的公車是這樣子啊 XD

IMG_3354
首先是低地板公車的車軸,這是現在搭公車不用爬樓梯的一個重要關鍵跟技術。
有四個像圓柱體的東西就是氣墊,也就是公車的避震器。
但這張照片展示出來的,經判斷應為雙節公車的最後一組車軸。

IMG_3356
這張照片則是前輪軸。 值得一提的是走道寬度加寬至 900MM,後面會再提到。

這次雙節公車三組車軸都是德國ZF製造,而且都是不一樣的款式喔 ^ ^

IMG_3361
接下來放這張是要說明雙節公車的鉸接盤構造 (橘紅色部分)。
上方是車頭端,下方則是車尾端,可以看出來中間有一個圓型構造的聯結點,可以左右轉。
一樣也是來自德國的虎伯拉製造。

IMG_3367 IMG_3369
這兩張是車體防鏽和烤漆的照片,地點沒錯的話是在廈門金龍車廠。
可以看出來車體防鏽是整個骨架浸泡在防鏽電泳池裡面。
而烤漆也有多個大型的烘乾室。

當然這些東西在台灣的車體廠是完全看不到的。

IMG_3386
接下來就準備要揭幕囉。

IMG_3394
快轉到正式揭幕 XD

IMG_3400
終於亮相了,首都客運三門低地板公車。

IMG_3412
緊接著大都會客運雙節低地板公車揭幕。

IMG_3491
大都會客運 18公尺 雙節低地板公車亮相。

IMG_3538
首先來看大都會 18公尺 雙節低地板公車。

這樣講可能沒什麼概念,但目前台灣的公車大多都是 12公尺 左右。
所以可以想像他的長度是現行公車再加長一半。

IMG_3576
本次採用廈門金龍的產品。

雖然是大陸廠牌,但除了車殼外其實很多東西都是特別選配。
也因此與大陸實際在內地銷售的同款車有很多不同。

引擎是採用康明斯 320匹馬力引擎。
包含引擎,其他像是冷氣、車軸、冷卻風扇,產地皆來自德國、美國、英國。

IMG_3575
看到雙節公車,大家的心裡一定會冒出一個疑問。
這麼長的公車,在台灣的道路可以適應最重要的轉彎問題嗎 ?

這個答案是肯定可以的,這台車的迴轉半徑只有 11.5公尺。
基本上目前公車轉得過去的彎,這台雙節公車也多能暢行無阻。

IMG_3576
而目前所見該車三個車門都有設置悠遊卡機。

IMG_3569
側面照,18公尺,真得很長。

IMG_3712
接下來進到車內,當然要優先觀看雙節公車的連結處。
上面提過的鉸接器,就藏在這個半圓盤下面,然後這個圓盤也是會左右轉動。

IMG_3714
外面看到灰色的聯結部分,裡面就長這個樣子。

IMG_3725
整個中段聯結點全貌。

IMG_3733
最後端的對坐椅,置腳空間還不錯,兩個 180CM 左右的人都剛剛好。

IMG_3868
車尾一樣裝置大型LED,另外可以注意到安全門是前後段各有一個喔。

大都會客運雙節公車的部分就介紹到這邊。
接下是首都客運的三門低地板公車。

IMG_3930
LED打出超級低地板,究竟有多超級呢 XD

IMG_4278
從外觀第一眼就可以看出來,最後多了一個車門,總共有三個車門。
如此一來可以大幅縮短上下車的時間。

IMG_4296
首都客運 12公尺 三門低地板公車一樣是廈門金龍的產品。

引擎是採用康明斯 300匹馬力引擎。
包含冷氣、車軸、冷卻風扇,產地亦來自德國、美國、英國。

最小迴轉半徑 11.5公尺。

IMG_4207
車尾線條會斜一邊是因為引擎往左邊放置,也因此騰出右半邊的空間設置上下車門。
最尾端還有兩個座位在車門邊。

IMG_4271
進到車內來可以發現,車內是全低地板的配置。
輪椅區設置了四個摺疊式座椅。

而最後方的右邊就是剛剛提到放置引擎的地方。
另外可以發現三門低地板和雙節公車的前輪拱,走道寬度明顯變寬達90公分!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接下來要探討的是,這兩台公車實際上路會遇到的問題。
目前看起來,我想初步會遇到以下三個問題。

1.座椅的款式材質。
2.冷氣出風口的設計。
3.座椅配置的問題。

IMG_3730
首先來看座椅的問題,也是最大最直接感受的問題。

這次的座椅委託台灣金華座椅製造,大膽採用了類似高雄市公車的設計,是塑膠板加上一層薄層軟墊。
雖然採用此款座椅擁有起身方便快速、節省車內空間的優點,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國人的接受度。

其實綜觀國外公車,各國幾乎採用類似此款的座椅。
甚至有更陽春的兩片式塑膠板,換句話說就是類似現在北高捷運的座椅。

這種座椅有一段時間也在台灣出現過不少,但後期隨之取代的是目前坐起來很舒服的沙發椅。
相對也浪費許多車內空間。

再者目前搭載這款座椅,椅背的高度很矮,以筆者超過 180CM 的身高來說,甚至不到肩膀。
而台灣人搭車普遍希望在座位上能舒服得靠著椅子,讓頭部有個依靠甚至能方便睡個覺。

約三~五年前常常搭車上陽明山的民眾應該感受很深。
之前台北也有很多韓系車輛是採用無法靠頭的座椅。


IMG_3699
第二個則是冷氣出風孔的問題。

今天發現一旦車上擠滿了人,冷氣一開強,在座位上的乘客會感到不適。
雖說這也是為了讓車輛內部的溫度能夠平均,但國人的習慣仍然是一大考驗。
相信很多人,尤其是年長者,都不喜歡那個冷氣對著頭一直猛吹,吹個一路下來可能就頭痛了。

當然這種設計國外也很常採用,但在台灣仍然是像照片中以有開關式的出風口為主流。
而照片中冷氣孔的位置是在駕駛座正上方。



最後是座椅配置的問題
基本上這兩款車內的座椅配置都很棒,以身高180CM左右的人來說置腳空間綽綽有餘。
美中不足的是位在三門低地板最後面的對坐式座椅。
身高稍高的人去坐不是很舒服。

礙於後有引擎,前有輪拱,對坐時極有可能置腳空間不足。
如果都是認識的人,相信不是什麼大問題。
但如果是不認識的人,對面又坐了一個女孩的話,腳要怎麼塞其實還蠻尷尬的.........

而雙節低地板公車則沒有這種問題。
但是發現最後的車門上去竟然有一個面對自己的座位。
也就是那個座位的人會一直對著車門,大家上下車可能第一眼就看到他.........
人多當然是無所謂,人少就... 眼睛漂到四處吧 XD

推測座位不向前的原因是因為該座椅旁邊就是安全門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而這次活動中間也安排一個蠻有趣的測試。
分別是快閃三門及挑戰18 XD

首先就是快閃三門,安排數十位學生一起衝上三門公車,藉此展示上下車的速度及容量。


IMG_3655



IMG_3671

而挑戰18也是一樣的意思,可是學生數就多達百位了。

IMG_3673
一樣是瞬間就把整台雙節公車佔據 XD

也很實際得讓大家知道這些公車的乘載量及上下車的大致上的速度。
實際運轉上應該會慢一點,畢竟還要刷卡投錢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接下來就是賞圖時間囉~

IMG_3439
大都會客運 18公尺雙節低地板公車 車頭特寫

IMG_3697
冷氣機上的金龍客車字樣。

IMG_3700
駕駛座

IMG_3837
雙節公車與自由廣場牌樓

IMG_4129
大都會客運 18公尺雙節低地板公車 轉彎中

IMG_3561
大都會客運 18公尺雙節低地板公車 車尾

IMG_3816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車頭特寫

IMG_4061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與中正紀念堂合影

IMG_4088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與廣場鴿群

IMG_4166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與中正紀念堂合影

IMG_4259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

IMG_4262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

IMG_4278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車尾

IMG_4294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正側面

IMG_4300
首都客運 三門低地板公車 駛出會場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最後,這次的新車還是有很多優良的設計。

兩車皆各配置一個輪椅座位。
像是兩台車都有小窗戶可開。
前輪間走道寬度加大,三個車門上下車,下車不用再硬擠到前面。
但是三個車門都要裝悠遊卡機才會有效果,再者投幣乘客還是需要移駕到前門下車囉。

台灣民眾能否接受這些車所做的種種改變,有待觀察。
但是有業者勇於挑戰也是一件好事,站在運輸及業者甚至乘客三方都相當正面。
短期內或許乘客無法接受,但期許未來能慢慢改變這種現象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另外很多人無法接受大陸車,這裡針對車迷而言。

大陸就算現在有很多車廠的品質不佳,但未來肯定能與其他歐韓日美大廠並駕齊驅,甚至超越。
這是台灣必須接受的事實,畢竟對岸市場廣大。

而這次所引進的兩款車,除了車殼外,其他配件都是特別選配。
也跟大陸當地生產的同款車型不同,裝的引擎也不同。
無非是希望消除大家的疑慮。

總之廈門金龍已經是大陸頗具規模的車廠。
日產量高達 80 台。
我想台灣的產能相差一大截,市場規模也不會有這種產能。

包含許多技術的確是台灣沒有的,最重要的是這些車與之前其他公司引進的車,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車輛。

未審先判,先入為主的觀念有失公允~
因此這次的新型公車個人認為是可以期待看看的 ^ ^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感謝:

首 都 客 運
大 都 會 客 運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eh333 的頭像
    Chieh333

    Chieh333

    Chieh3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